今传媒杂志
维普收录(中),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
主管/主办:陕西省出版印刷公司/今传媒杂志社
国内刊号:CN:61-1430/G
国际刊号:ISSN:1672-8122
期刊信息

中文名称:今传媒

语言:中文

类别:新闻

主管单位:陕西省出版印刷公司

主办单位:今传媒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2

出版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CN61-1430/G

国际刊号:ISSN1672-8122

邮发代号:52-157

定价:480.00元/年

出版地:陕西

首页>今传媒
  • 杂志名称:今传媒
  •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陕西省出版印刷公司
  • 主办单位:今传媒杂志社
  • 国际刊号:1672-8122
  • 国内刊号:61-1430/G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维普收录(中),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
今传媒期刊介绍

(1)来稿务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低于5000个汉字为宜,应包括(按顺序):题目(一般不超过20汉字),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地址、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稿件需提供英文题名、作者名、单位、摘要、关键词。另外,请在文稿地脚处依次注明该文属何种基金资助(附基金号)并注明通信作者的信息(姓名、研究方向、学位、职称、电话、E-mail)。

(2)关键词:3-5个,以空格号相隔。关键词请按照《CYT173-2019学术出版规范关键词编写规则》编写。

(3)正文中表示标题级别的序号形式,一般从大到小依次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据标题的实有级别,跳过某些形式的序号。

(4)稿件正文请勿署名,作者姓名、作者简介、通信地址、电话及电子邮箱地址等请另页给出。正文中应注意避免出现与作者身份有关的信息。

(5)原创性要求:所有投稿论文必须是原创的,未在其他期刊或会议中发表过,也不能与其他刊物同时投稿。若论文中包含已发表过的内容,请在投稿时说明,并标注新创部分。

(6)学术水平要求:被接受的论文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包括科学性、深度、创新性和可靠性。论文应基于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数据应准确可信,结论要清晰明确。同时,鼓励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价值。

(7)文章格式要求:投稿稿件应使用中文撰写,并按要求进行排版。主要包括题目、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引言、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9)引用格式要求:引用的文献请按照国际通用的学术引用格式进行,确保参考文献的准确性。

(10)插图和表格:均应有中、英文图名和表名,坐标图中的标目要用量和单位之比表示清楚.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


栏目设置
名家访谈、专家特稿、传媒大讲坛(热点透视,专题剖析)、媒介批评(媒介评论,审读阅评)、媒介经营、传媒调查报告、组织传播、传媒与法、广播影视评论、新兴传媒、传媒技术、传媒实务(编辑、记者、主持人工作,出版发行)、文化传播与教育、新视野专栏展台(学者专栏,学子专栏)、专题(专题汇总,热点剖析)、传媒资讯(传媒•书、传媒•人、传媒•事)
数据库收录/荣誉
维普收录(中),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
今传媒杂志投稿须知

1、要求文章严谨、科学,逻辑性强,能重点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2、请附个人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含二级单位)及详细通讯地址(含邮编),电话;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

3、论文的基本要素齐全,文章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关键词、摘要、结语、参考文献等。

4、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5、如有图片,一定要清晰,注明图号。

6、来稿一律使用word排版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7、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期刊引用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 (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往期文章
  • 封面人物
  • (1)搭建传播舞台 实现传媒梦想——记河南电视台新闻主播吴震宇 雷小毅
  • (3)约稿启事
  • 前沿访谈
  • (4)真实性·旗帜性·影响性(一篇)因时而变重塑新媒体时代杂志的灵魂——专访《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 王文娟 李凯波
  • 传媒大讲坛
  • (8)今传媒·立新论·聚经典(三篇)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效果研究 侯迎忠 庞巧利
  • (10)文化体制改革下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 龙运荣
  • (13)文化强校:边远省份高效之论 艾美华 雷志明 焦若薇
  • 组织传播
  • (15)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三篇) 都市报在我国公共领域构建中的作用 貟强利
  • (17)跨文化传播:欧美留学生在上海的人际网络分析 刘君 刘佳
  • (19)初探"限广令"的影响及对策--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 胡冰 王琰
  • 传媒与法
  • (21)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五篇) 《暂行报律》风波与民国初年的新闻法制建设 胡凤
  • (24)“微时代”的“微侵权”探析 费蓉
  • (27)电视节目模板的知识产权蔽护出路 金铃林
  • (29)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些思考 张萍
  • (31)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两个向度 李献惠
  • 传媒调查报告
  • (33)湖南"三农"报道探析--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为例(2011-2012) 张明 李立广
  • (36)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以腾讯网“今日话题”的五篇评论为例 孙静 张伊娜
  • (38)南加州大学枪击案:中美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以腾讯、美联社为例 王楠
  • (40)“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王欢 黄悦
  • 媒介批评
  • (43)一位谨慎、务实的批评者--胡适媒介批评话语实践与思想特色从群体性突发事件反思媒体的社会责任 胡丹 楼宁
  • (46)从群体性突发事件反思媒体的社会责任 阮拥军 王勇
  • (50)警视议题设置情境下的网络语言暴力——兼论全媒体时代媒介社会责任 黄建新 李莉
  • (52)新闻图片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杨建荣
  • (54)全球化语境下新闻伦理的困境 徐鹏程 吴燕
  • (56)大学生微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 玄玉
  • (58)由《完美释放》被迫删减看记者的道德困境 刘芳男
  • 媒介经营
  • (60)论我国出版物出口策略的创新 陶黎花
  • (62)出版社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基于陕西的实证分析 刘芳
  • (65)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该如何应对 杜晓虹
  • (67)传统媒体微博的管理风险及运营策略 阮滢
  • (69)数字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思路 苏振华 杨振和
  • (71)移动阅读新闻对我国传统报业经营的影响 钟娴薇
  • (73)牛津大学报告显示:欧洲大陆国家仍青睐传统媒体
  • (74)基于媒介理论的网络MV式的广告创意策略分析 朱琳
  • (76)SNS植入式广告研究——以视觉社交网站为例 田莉莉
  • 广播影视评论
  • (78)"红色纪录片"的民族化形式与风格--1966年-1976年 马修伦
  • (80)纪录片片头视听元素创意分析 杨秋
  • (82)探讨"城市形象片"的"真实性"问题 单娟
  • (84)原则与边界:纪录片真实性机制的微观研究 富颖 程郁儒
  • (86)一部热播纪录片带来的受众解读思考 耿新歌 张渤
  • (88)高收视率电视剧的地域文化探析 王思梦
  • (90)宏大叙事的微观表达 徐小兰 李荣
  • (92)职场真人秀节目核心元素分析--以江苏卫视《职来职往》节目为例 张洁意
  • (94)《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道 任树燕
  • (96)关于《谢天谢地,你来啦》的价值批判 梁培培
  • 新兴传媒
  • (98)三网融合下的媒体人媒介素养问题研究 张洋 李燕临
  • (100)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培养 张军
  • (102)内容源--国内电子书发展的瓶颈 向征
  • (104)体育微博在体育赛事传播中的特点 范久红
  • (106)新电视的现状和未来 刘霞
  • 传媒技术
  • (108)十九世纪的媒介软技术--电报编码语言 沈春雷
  • (111)移动商务环境下的客户信任、采纳和保持 肖爽 吴楣
  • (113)邬书林:大学社要带头加强学术著俸出版规范
  • (114)论视觉文化背景下纸质媒体的"图文"关系 王妍妍
  • (116)浅议微博环境下的议程设置 杨玮
  • 传媒实务
  • (118)如何加强期刊编辑工作 李金澄 王彩君
  • (120)充分发挥编委作用办好中医药期刊 汤敏华
  • (122)发挥循证医学作用 促进医学期刊发展 程翠
  • (124)医药卫生科技期刊新编辑的选拔和培养 王丽
  • (126)新型编辑应该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网络编辑资格培训班学习心得 彭莘
  • (128)浅析畅销书活动中的编辑工作 路雨峰
  • (130)地方台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策略浅探 杜燕文
  • (131)抓好文艺精最生产 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 (132)县级新闻网站时评本土化的探索 伊建新
  • 文化传播与教育
  • (134)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外语新闻视听教学模式创新 刘林利 吴雷
  • (137)高校危机事件中学生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 贾超
  • (139)高职文化创意人才的"双创"互动教育模式 黄辉
  • (141)试论图书馆导读工作与文化育人的有效结合 朱贤凤
  • (143)文创产业园的产业集群效应--以安徽省为例 陈党 张翠
  • (146)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试论唐朝文化的普及 唐伟
  • (148)激进文本《艳阳天》之再解读 倪轶潭
  • (150)论《白鹿原》中的"革命" 张心巧
  • (153)新闻评论者思想力刍议 计科宪